Sunday, March 11, 2007

給最近常常哭泣的我

俗話說: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」,然而,那卻是偉大的一本正經。
我深深感恩我的阿嬤,若不是她用她赤裸裸的恩怨情仇、生老病死為我翻開一頁又一頁,我不確定我是否有勇氣仔細去念我的那本經。

古行者曾說,身體就是一本書。很多人閱遍世界叢書,卻從未曾回頭翻開自身扉頁,那不懂得讀自己的身體的博學多聞之士,仍是個可憐的無知者。家庭也是同等重要的一本書吧!每個人一出生就領到自己的那一本,而後此生許多重要功課蘊藏其中,際遇千變萬化,大多可以從中找到線索,同時也會在這部經上留下痕跡,最終死亡將臨,是非成敗轉頭空,也常還把這本經捧在心上。

曾親眼見證幾位朋友的人生末途,那更警醒我,這本經真是該用心去念的。那個一輩子嚴峻冷酷的大男人坦然放棄一切醫療,安詳地迎向死亡,是在終於對太太說出「對不起」之後;那個罹患絕症的陽光女子,被一連串痛苦的治療折磨得了無生趣,而後在過世前一個年,突然升起強烈的求生慾望,她在寄給我的信上說:「我要把握時間修復家人的關係」;那個靠強心針維持心跳、不時陷入昏迷的生命鬥士,總在突然「廻光反照」時,墜入童年家庭情境,強烈控訴當年滿腹委屈,彷彿那個悲傷無助的小孩其實從沒長大,也不曾走遠,只是被人藏在心底一角,默默過了好久好久。

那本經是家人合力寫成的嗎?表面上看來是,但仔細追查下來,真正的主筆者卻是自己。有靈學人士說,一個人會出生在怎樣的家庭並非偶然,就好像一個人會去哪裡上學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,而且有些人還為了特別的學習,自主選擇了特別適合的學校。我想談的不是這虛玄的部份,而是,為什麼同樣一個家庭,其中每個家人對家庭故事的記憶、感受和解釋,卻常大不相同呢?而且,類似的一本經,對這家來說,難念到處處糾結,在那家卻通順無礙,這是為什麼?

解鈴還須繫鈴人,念經的奧秘恐怕更是──誰在念經?

妳在想什麼心事嗎?

「妳在想什麼心事嗎?」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。第一次對這問題記憶深刻,是在小學一年級教室旁的鞦韆上。那時班上有個同學突然這樣問正在盪鞦韆的我。

我一直很愛盪鞦韆,到現在還是,那麼,下了課高高興興在盪鞦韆的小孩能有什麼心事好想呢?而且,會讓一個一年級的小孩憑直覺用出「心事」一詞的,究竟是飄忽游離到什麼程度的面容?後來,經常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這樣問我,甚至高中時在玉山頂上,正昂首迎風遠眺時,也有人這樣問。

我總是一臉驚詫、急忙回答:「沒有啊!你為什麼這樣問?」心下則略有些懊惱,明明沒在想什麼,為什麼老給人那樣的感覺?也有人愛為我戲封「林黛玉型」多愁善感,以為那聽來會是浪漫的讚美,殊不知那讓我懷疑自己給人「不開朗、憂愁」的印象,我多討厭那樣啊!然而,回想小時候,我確實很少開懷大笑,即使笑也是輕輕淡淡的,要說有什麼不快樂嗎?也沒有,就是習慣靜默。

後來,我猜想自己大概是在「念經」,念我生長的阿嬤家那本、乍看一行行都是悲哀離別的經,不知不覺就念成了習慣。

為了停止「念經」,學作那種我所羨慕的熱情燦爛的女孩,我曾練習以忽視、遺忘、完全不給予任何注意力,來把那本經拋到九霄雲外,一度我確實也以為我擺脫了,但其實並沒有。尤其在阿嬤的死別降臨,那本經突然斷了線,一頁頁翻飛散落,向前走踩到一頁,左轉右轉後退也都撞到一頁又一頁,才知道是我的經我都得老老實實去念。

有人跟我說,我那經叫「童年不安全感」,關乎一種「原生家庭陰影」。這些年硬著頭皮仔細念它一番後,卻發現所謂「陰影」,若當它真,那真可困人於暗無天日,但當它假,其實也是「本來無一物」,問題不過是自己「如何看待」的問題。也可以說,人是活的,經是死的,要怎麼念經是人決定的,不是經決定的。

這種發現是一種解脫嗎?不知道,只是一時間有種空蕩蕩的失重的感覺。那感覺讓我想起曾讀過的一本武俠小說,有個浪人為復仇發憤練功磨劍多年,最後殺上山頭,竟發現仇家不過是個衰弱可憐的老頭!

家庭即道場,家人是相約而來的?

想想誰能那麼深地觸動我們的喜怒哀樂?誰給了我們沒有保留的信賴與支持?誰有辦法不許我們掉頭就走,一直「鍥而不捨」地「考驗」我們的愛與信心?又有誰能輕易卸下我們的盔甲面具,逼我們去直視自己內在的恐懼與渴望?那都是我們的家人。

我們大都並不美好,還時常犯錯,組織單位可以把我們開除,朋友可以跟我們絕交,但家人還是「家人」,對我們所造作的一切,不管好壞,他們都很難不承受、對應,說得更白一點,再怎樣,家人也總不得不陪我們「玩」下去、「過招」下去。家人也似乎一直認份地為我們高舉著「奇幻魔鏡」,讓我們從中深深地自照自見。光從「死忠同學」的角度來看,家人間可不就恩重如山?

華人社會對家庭普遍流傳著一個糟糕的說法,那就是「無仇不成夫妻,無債不成父子」。這樣的說法也許有助人對家庭的傷痛麻木,但恐怕也會讓人輕易放棄和解的努力,錯失了圓滿的機會。即便真的有債有仇,也終須清理了斷,更何況我們其實也可以選擇相信「家庭即道場」,家人是相約來幫助彼此成長的、此生最特別的同學。

當了媽媽之後,我對這點更有了一些實際的觀察體會。有些家庭的子女個個對父母充滿信賴親愛,也順承父母的精神教育下一代,這樣的家庭大多能團結興旺,但這十分稀有難得。大半人多反抗父母曾對待他們的方式,也刻意避免再用父母的方式教育下一代,但有的自己當了父母後,不知不覺「矯枉過正」,製造了新狀況,孩子好像活出自己「隱秘的意志」,代自己去走當年沒走的那條路,解答了自己內心多年的懸念;有些是在不經意間,又把記憶中父母的言行再次原封不動地搬出來套用,然後,看著孩子的反應時,感覺孩子好像再把當年的自己重演一次,讓自己突然看清了當年的父母與自己,也才從此正式跟自己心中那個受傷的小孩告別。

更有人只是渾渾噩噩與上一代死結糾纏,又粗殘放棄下一代。近年有關親子間虐殺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,在我看來,那是所有可怕的新聞中最最可怕的。親子間的情義能給人生結實的防護與支持,而親子間的怨恨,也會陷落成不斷吞噬一個人的能量與勇氣的心靈黑洞,其傷害所及不只兩代,很可能綿延三代、四代-------。那是何等深沉的錯誤!

父母給子女的不只是身體的養育,無形中傳輸的更是人生觀的雛型和情智運作的模式,如果那是正面的,那麼子女就像是繼承了「資產」,但若是負面的,則子女自幼便得揹起「債務」。(雖然債務也可能和資產一樣助益成長。)由此來看,為人父母豈可輕忽父母是「天職」、是「聖使命」!

若說家族是一條長河……

多年前,我曾參加過一個薩提爾(維琴尼亞‧薩提爾Virginia Satir)家族治療工作坊,主持工作坊的瑪莉亞.葛莫利(Maria Gomori)女士從學員中點選我出來當「活道具」,因而讓我對那一堂課印象特別深刻。

滿頭白髮的瑪莉亞問大家,小時候是否曾被禁止過說什麼話?大家都說有,有的家庭絕不能講這個、有的家庭絕不能說那個,五花八門。於是,瑪莉亞微笑著拿起布條綁住我的嘴,在我後腦杓緊緊打結。接著又問,小時候是否曾被禁止過看什麼東西?然後,我的眼睛又被蒙上了。到最後,站在她身邊的我,已成了一個全身五花大綁,而且呼吸有點侷促的僵硬的木頭人。

當然,這堂課的主旨並不是在批判管教,而是用一種具象誇張的方式,讓學員試著逆溯自己內在許多緊張糾結的源頭,如果那是來自童年家庭,那麼現在我們長大了,已經有能力為自己鬆綁,我們可以像丟掉破舊的小小鞋、小小衣褲一樣,為自己換上全新的,而且合身又合腳的。

說是這樣說,但人心很固執,某些深層的困局不是理智所能跨越的。那種困局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情境,充滿幼時未及處理的恐懼。當生活巨變,一個人突然過度勞累或脆弱的時候,就可能失足轉進那個困局裡。

被那困局「關禁閉」的時候,一個人會被心中「亂舞群魔」追纏到失魂落魄,但當你不想再逃,乾脆轉身直盯著惡魔,撒手不動,鐵了心對惡魔說:「來吧!我就在這裡,你到底要什麼?」惡魔剎時就潰散成無數哀傷的碎片。這一片是母親的羞恥,那一片是父親的野心,這一片是母親的母親的憾恨,那一片是父親的父親的焦慮-------。

你忽然有無邊的悲哀與無比的感動,因為你看穿了,那惡魔其實是帶了面具的天使,而你從來不只是你自己而已。如果你願意擁抱惡魔一下下,它就會讓你記起,自己這樣活在此時此地,原來是因為有一份家族的託付和生命的責任,只要再次心甘情願承擔託付、負起責任,一個人就能接到走出困局、繼續前進的力量。只是,那困局裡的衝撞,會在身體角落積聚緊張,疏通釋放那些緊張是需要方法的,我覺得一些古老的運動方法,吐納、導引、瑜珈、迴旋舞------,是真正了解人體這種緊張的人所設計的。

若說家族是一條長河,那麼一代代家人便好像從上游到下游連續不斷的各式河床堤岸,無論經過多少曲折坎坷,都要合力護送一條水回歸大海,正如生命的雜質遮蔽,經過一代代淘汰洗練,最終是為了光明普照,讓祖先與子孫同在光中。回頭讀阿嬤家這本經,我選擇這樣看待家族浮沉,也這樣祝福家族的傳承。

日本「生長之家」創辦人谷口雅春先生曾說,「歡笑與愛語」是家庭光明的源泉,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要放棄歡笑與愛語,家庭便不會墮入黑暗,一個蓬勃向上的家庭也是光明社會的希望之所在。一個人若不能與天地萬物和解,內心便充滿爭鬥的念波,如此則神仙也愛莫能助;人要與天地萬物和解,首先就是要與自己的父母家人和解。

齊邦媛女士也曾寫過一句好話:「悲傷人人都有,只是哭泣的方式各有不同。」當我們慢慢體會到不同家人的困局,就會覺得家家那本難念的經反覆陳述的奧義,其實只是「無條件的寬容與諒解」。在寬容與諒解中,才可能有較完整的觀察與深刻的平常心,才能引人從碎片中見識本來圓滿。

願家家那本經,幫助人人走上學習真正和解修圓的道路;也願我這樣細瑣到可能有點好笑的「一本正經」,能安慰那些曾在暗處為家庭哭泣的人。

【阿嬤書系列目錄】
引用: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xletter/archive/2007/03/11/152753.html

No comments: